面膜不用天天敷!4個護膚小知識讓你美麗一整年
來源:
|
作者:東晟源
|
發布時間: 2021-01-27
|
668 次瀏覽
|
分享到: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這個看臉的年代,水白嫩嫩的臉是每個人的追求,而面膜也成了大家保護臉部的常備武器。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這個看臉的年代,水白嫩嫩的臉是每個人的追求,而面膜也成了大家保護臉部的常備武器。
而對于面膜護膚,人們常常在后臺留言提出這樣的疑問:
面膜用完以后,皮膚白嫩細膩感覺很好,天天敷會不會變白?
面膜分正反嗎?我該如何敷呢?
面膜種類那么多,我該怎么選擇?
......再加上各種面膜產品大行其道,各種說法讓消費者莫衷一是,很多人因為不了解面膜的知識,不當、過度使用面膜,并沒有達成預期的護膚目的。
本期《身邊醫生話健康》健康山西特邀山西省中醫院吳明明醫生為大家講一講關于面膜以及如何正確護膚的基礎知識。
面膜的作用,只有這三個
面膜的主要作用表現在三方面: 封包促滲、水合、清潔。
1. 封包促滲
面貼膜的作用原理與醫學上的濕敷封包相似,通過阻隔皮膚與空氣的接觸,局部形成一個濕度較高的環境,使皮膚的滲透性增強,促進有效成分的吸收。
2. 水合作用
面膜中的水分可以充分滋潤皮膚角質層,使角質層含水量增高,透明度提升,外觀改善。
3. 清潔作用
面膜具有黏附或吸附作用,當揭去面膜時,皮膚污物(表層角質細胞、殘妝、過多皮脂等)隨面膜一起粘除,促進皮膚毛囊暢通,皮脂順利排出。
(注:本文重點討論普通貼片面膜,不包括涂抹的面膜和醫用面膜)
這樣看來,面膜確實能補水,還能清潔皮膚,那每天一片,豈不就是持續補水、深度補水?
面膜這么多好處
我們可以多多益善嗎?
我們的皮膚有很多層,角質層以下的內層細胞含水量很高,角質層守在最外層,它的職責是防止水分流失,不讓水分隨意通過。這也就意味著,面膜對皮膚的“改善”僅限于表皮的角質層,水分和成分物質并不能滲透到真皮層。
所以,再昂貴的成分,保養的也僅限于我們的角質層,好的皮膚狀態還是要靠提升機體真皮層的自我分泌功能。
而且面膜敷得太多或敷的時間過長還有可能對皮膚健康造成隱患:
1. 過敏
皮膚確實是可以吸收面膜中的友好成分的,但同時,對皮膚不友好的成分也會被皮膚吸收,如防腐劑、香精、醇類等對皮膚造成刺激甚至是過敏的成分。
如果敷得過多或時間過久,只會給加重皮膚的損傷,造成接觸性皮炎。
2.使用不規范有可能導致水合性皮炎
主要表現為皮膚浸漬發白、起皺等。如果你敷完面膜之后覺得反而皺紋越多了,或者皮膚不平整,不光滑,甚至可以搓泥,那可就要小心了。
3.激素依賴性皮炎
部分產品違規違法添加糖皮質激素,使用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長期使用會引起面部發紅、灼熱、干燥脫屑或伴有瘙癢等癥狀,感覺皮膚“變薄”,再次使用該產品才會緩解,皮膚有明顯依賴性。
此時已經形成激素依賴性皮炎,就是人們常說的“激素臉”。
敷面膜,適度即可
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先強調一句,面膜沒有錯,錯的是過于頻繁使用。至于正確的用法,得搞明白以下 5個問題。
1. 面膜幾天敷一次合適?
貼片面膜臨時補水能力強,一般每周敷 2~3 次完全足夠了。
過敏體質,或既往有使用化妝品過敏病史者,使用新的面膜產品前先做局部皮膚試用試驗,確定對產品不過敏后方可正常使用;
如果試用的時候皮膚有發熱感、泛紅等情況,立即停用該產品。
2. 面膜敷多久合適?
其實這個問題沒有固定答案,一般來說面貼膜敷貼在面部停留10-30min,揭離后擦除殘留的面膜液即可;若膚感較粘,可以用清水沖洗,再進行皮膚護理。
3. 敷完后怎么清潔比較好?
剛敷完面膜的皮膚比較嫩,此時不要用力摩擦皮膚,以免皮膚損傷。
一般推薦用手或者柔軟的紙巾輕輕沾掉,不需要用化妝棉或者紙巾擦。若膚感較粘,可以用清水沖洗。
4. 敷完后要拍一拍,按摩一下嗎?
不需要。
有些人用完面膜會習慣性拍一拍,但其實這個步驟沒有必要,因為拍一拍并不能讓皮膚吸收更多,只會讓血管擴張,誘導、加重潮紅癥狀。
5. 面膜類產品可能引起的皮膚不良反應處理
出現疑似“水合皮炎”癥狀及時停用面膜,受累皮膚可慢慢恢復,不必特殊處理。
如果您敷過面膜后有不良的反應,出現明顯面膜接觸部位的紅斑、水皰、丘疹、刺痛、瘙癢等,應立即停止使用并清洗干凈,及時到醫院皮膚科診治。
護膚歷來是比較熱門的話題,隨著夏季的到來,一些在夏季才會出現的皮膚問題也接踵而至,誰都想自己的皮膚紅潤光澤,富有彈性。